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

林毅夫:中国2035年中等收入人群或达8亿,巨大市场将成所有国家机遇

2021-05-08 12:034050中国联合钢铁网

中新社海口5月7日电 (记者 王子谦 夏宾)全球消费创新暨免税与旅游零售大会7日在首届消博会上举行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、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在出席大会时表示,到2035年,中国中等收入人群可能会达到8亿,这样巨大的市场是中国的机遇,也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机遇。

林毅夫表示,中国有条件实现2035年的GDP规模或城乡人均收入水平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,2035年人均GDP应该可以达到22000美元,甚至更高,而目前中国的4亿中等收入人群也有可能在2035年翻一番。

在此背景下,林毅夫指出,举办消博会将会是海南增长的新动能。因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,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,在海南举办消博会就是抓住了这个增长,将会成为海南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动能。

与此同时,世界也将因此受益。林毅夫表示,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增长,是世界上任何一家生产高端消费品的企业的机遇。中国举办消博会是要让所有的企业、所有的国家可以一起来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带来的机遇,也让中国人民可以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满足对美好生活的期望。

免责声明: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为了传递信息,我们转载部分内容,尊重原作者的版权。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,并非商业用途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

举报
收藏 0
打赏 0
权 威声音 | 抓住机遇 推动中国铝材和铝制品高水平出口
编者按:一段时间以来,铝加工业因电解铝属于“两高”行业而受到很大影响,社会上对铝材出口也产生了不同声音。我们认为,保持适度出口是完整、准确、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,也是中国铝加工业参与全 球产业链、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必然选择,尤其在当前铝价外强内弱、海外加工费回升的难得窗口期,更应抓住机遇,推动中国铝材和铝制品高水平出口。 中国铝加工

0评论2022-04-11376

范顺科:抓住机遇 推动中国铝材和铝制品高水平出口
一段时间以来,铝加工业因电解铝属于“两高”行业而受到很大影响,社会上对铝材出口也产生了不同声音。我们认为,保持适度出口是完整、准确、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促进发展的重要途径,也是中国铝加工业参与全球产业链、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必然选择,尤其在当前铝价外强内弱、海外加工费回升的难得窗口期,更应抓住机遇,推动中国铝材和铝制品高水平出口。  中国铝加工业历经二十多年快速发展,由小到大、从弱到强

0评论2022-04-09167

抓住机遇 推动中国铝材和铝制品高水平出口
    编者按:一段时间以来,铝加工业因电解铝属于“两高”行业而受到很大影响,社会上对铝材出口也产生了不同声音。我们认为,保持适度出口是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,也是中国铝加工业参与全球产业链、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必然选择,尤其在当前铝价外强内弱、海外加工费回升的难得窗口期,更应抓住机遇,推动中国铝材和铝制品高水平出口。 

0评论2022-04-08425

价格上涨 铝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
2021年,铝价在14700元~24240元/吨区间运行;今年一季度,铝价整体在20120元~23850元/吨区间运行。铝价节节攀升的动力在哪?成本端迎来不小幅度的上涨氧化铝价格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内,基本保持小幅震荡的走势,价格并未出现较大变化。而变化较大的是电价及阳极等其他原材料的价格。电价的上涨,直接推动电解铝成本增加2000元/吨以上。由于全球范围内的原油价格的上涨,使得阳极价格持续上行,由

0评论2022-04-08413

中国持续成为全球投资热土 在华外国企业看好中国市场机遇
2021年,中国吸收外资1.15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9%,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。中国持续成为全球投资热土。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在华外国企业代表表示,中国经济长期向好、产业结构加速转型、消费升级方兴未艾,给各国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机遇。中国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、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,坚定了他们深耕中国市场、扩大投资兴业的信心 “中国具备推动创新的诸多独特优势&r

0评论2022-03-29482

拜登政府能源政策将迎大转折?美国天然气行业面临新机遇
美国今年将加大力度向欧洲输送天然气,以逐步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,这推动了美国天然气公司股价的飙升。 旨在让欧洲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供应依赖的全球努力,是美国总统拜登本周在布鲁塞尔与欧盟领导人举行峰会的中心议题。官员们周五表示,美国打算每年向欧洲运送50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(LNG),至少持续到2030年。 此前一天,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(FERC)的民主党人在新的环境政策上做出了让步

0评论2022-03-28228